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 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进入新时代新征程,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习近平总书记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创造性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论断,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飞跃,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安徽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锚定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改革开放新高地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三地一区”的战略定位和建设科技、制造、农业、生态、人才、教育、文化“七个强省”的奋斗目标,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努力在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上走在全国前列,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增添强劲动能。以高水平建设创新型省份为统领,坚定不移下好创新先手棋新质生产力代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趋势,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指出,安徽要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发展,“关键靠创新”。安徽是科教大省,我们将高水平建设创新型省份作为重要抓手,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已建在建预研大科学装置13个,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2.56%、居全国第7位,区域创新能力稳居全国前列,创新已成为安徽的金字招牌。全力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革,许多科技难题属于“无人区”,需要强化战略力量,集中优势资源,攻克最前沿、最底层的科学原理问题。安徽全力打造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科创引领高地,相继涌现“墨子号”量子卫星和“九章”、“祖冲之号”系列量子计算原型机等重大原创成果,成功研制国际先进水平的锶原子光晶格钟,目前在量子通信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在量子计算领域处于国际第一方阵,在量子精密测量领域总体跟跑部分并跑。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403秒、刷新世界纪录,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全面转入设备研发和建设阶段。中国科大墨子巡天望远镜投入观测,深空探测实验室牵头研制的天都一号、二号通导技术试验卫星成功发射。我们坚持国家所需、安徽所能,把打造战略科技力量矩阵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积极探索新型举国体制的安徽路径,全力服务和保障国家实验室建设,持续提升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新能级,全力服务支持科学家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多出战略性、关键性重大成果,为创新发展提供基础支撑和源头供给。大科学装置是催生原始创新和尖端科研成果的国之重器。近年来安徽全力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构建世界一流大科学装置集群。图为2024年3月14日拍摄的夜幕下的安徽庐阳三十岗大科学装置园区。 合肥日报社供图 王世保/摄
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质生产力主要由技术革命性突破催生而成,通过科技创新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近年来,安徽布局实施科技攻关项目200多项,计算光刻EDA软件、高温合金叶片、叠屏显示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打破国外垄断,液化天然气提氦设备、九韶内核软件等产品填补国内空白。我们把推进有组织科研攻关作为主攻方向,围绕新能源汽车、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工业软件等重点领域,探索建立龙头企业牵头、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共同参与的大兵团协同攻关模式,突破前沿科技和颠覆性技术,解决“卡脖子”难题,不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坚持以基础研究引领应用研究,以应用研究倒逼基础研究,聚焦基础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软件等薄弱环节,持续实施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筑牢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座。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实现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转化,是生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目前,安徽全省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95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2.7万家,独角兽及潜在独角兽企业32家,企业研发投入、企业研发人员、企业研发机构、企业有效发明专利占全社会比重均超80%,2022年企业研发投入1317.15亿元,研发强度3.07%,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创新活跃度居全国第3位。我们持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梯次培育体系,搭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平台,健全前沿科技研发“沿途下蛋”机制,推广职务科技成果“赋权+转让+约定收益”的“科大模式”,深化科研经费“包干制”等改革,加速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促进科技成果更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是生产力变革的具体表现形式。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安徽产业基础扎实、制造特色鲜明。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7%、高于全国2.5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3位,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突破5万亿元、居中西部第1位,制造业投资增速连续10多个月高于全国10个百分点以上,正成为新兴的工业大省、制造业大省。新型显示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先导性支柱产业,安徽新型显示产业已形成全产业链布局。图为2024年4月1日,在安徽合肥举办的2024国际显示技术大会上,一名观众在体验合肥京东方展出的一款裸眼3D快速拆装折角屏。 合肥日报社供图 张敏/摄
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近年来,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链成群、集群成势,新能源汽车、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集成电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202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2.9%、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超60%。我们坚持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推进新一轮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培育一批产业生态主导型“链主”企业,支持更多中小企业打造成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家电(居)、新材料等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集群。特别是安徽作为汽车制造大省,在全国乃至全球汽车产业版图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我们坚持把汽车产业作为首位产业,以建设新能源汽车强省为目标,积极顺应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趋势,推动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全面发展,全链条构建汽车产业生态,加快“安徽车”与“安徽屏”、“安徽芯”、“安徽脑”融合赋能,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目前,全省已集聚奇瑞、蔚来、大众安徽、合肥比亚迪、江淮等7家整车企业、2800多家零部件企业,2023年全省汽车产量249.1万辆、居全国第2位,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86.8万辆、居全国第4位;汽车出口114.7万辆、占全国比重23.4%,自主品牌汽车出口连续21年居全国第1位;汽车全产业链营业收入达到1.16万亿元。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未来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先导力量。安徽较早谋划未来产业发展,制定实施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方案,力争在通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空天信息、低碳能源、先进材料、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建设10个左右未来产业先导区。我们坚持以未来产业开创产业未来,面向全球科技和产业前沿,科学规划、精准培育和错位发展未来产业,统筹开展技术创新、场景开发、示范推广和规模应用及政策机制先行先试,强化技术熟化、工程化放大、原型制造、可靠性验证等转化服务能力,加快推动技术产品化、产品产业化、产业规模化,努力打造成为未来技术创新策源地、创新成果转化试验地、未来场景应用引领地、未来产业发展集聚地。世界制造业大会是宣传展示先进制造业发展成果、促进制造业国际合作的重要窗口和平台。图为2023年9月20日,在安徽合肥举行的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上,一名观众在体验一款VR远程抓取机器人。 新华社记者 张端/摄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传统产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不可或缺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近年来,安徽大力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和数字化转型工程,累计培育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3家、国家级特色平台22家、“灯塔工厂”5家,钢铁、有色金属、水泥、家电等传统优势产业实现“皖美”蝶变,海螺集团、铜陵有色连续5年进入世界500强。我们加快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和中小企业数字化普及工程,持续夯实算力、算法、模型、数据等技术底座,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培育一批面向中小企业的第三方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引导企业上“云”、设备加“芯”、生产换“线”,让传统产业插上数字经济的“翅膀”。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我们持续擦亮工业绿色本底,全链条推进源头减碳、过程降碳、末端固碳,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调整优化用能结构,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进工业绿色微电网等建设应用,加快建设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生产主体、生产工具、生产对象和生产方式变革调整,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安徽素有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优良基因,我们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在科技、金融、营商环境等领域形成了一批改革品牌,成功打造世界制造业大会、投资安徽行、“徽动全球”等高水平开放平台,为科技和产业创新营造了开放包容、多元共生的良好生态。全力服务和融入重大国家战略。安徽是唯一被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等重大国家战略覆盖的省份,特别是借上“长三角”的东风、搭上一体化的“快车”,安徽集聚资源要素能力显著提升,实现了资金、技术、人才净流入,这是安徽发展的重大机遇。我们注重用足用活用好战略叠加优势,以加强科技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为抓手,深化张江、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同创”,共建长三角国家实验室体系协同机制,加快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G60科创走廊建设,联合攻关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重大科技专项,实施长三角区域关键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行动,高水平建设长三角产业联盟,推动创新链产业链在更大范围内深度融合。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形成新质生产力,既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近年来,安徽以营商环境改革为牵引强化集成式改革创新,常态化对标沪苏浙推出8批825项改革举措,建立民营企业家恳谈会制度,制定《安徽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推动各类经营主体诉求“清单+闭环”解决,2023年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综合得分和最佳口碑排名均居全国前列。坚持做实做细重商、安商、亲商、暖商、护商各项工作,构建与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相适应的政策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汇聚,打造更为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保障有力的要素环境、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践诺守信的社会环境,全力营造人人重视营商环境、人人都是营商环境、时时处处都讲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真正让好的营商环境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优质沃土。全力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新质生产力从播种到幼苗再到参天大树,需要金融的精准滴灌。近年来,安徽坚持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高标准建设合肥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全面实施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共同成长计划”,已有90多家金融机构为8300多户科创企业发放1100多亿元贷款,科技企业贷款余额近3年连跨4个千亿元台阶、达5971亿元。坚持树立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风向标,积极发展风险投资,持续营造政府领投、机构跟投的氛围,探索超额收益分成、项目跟投、股权激励等市场化激励措施,完善金融机构与科创项目常态化“面对面”联通对接机制,引导更多资本成为长期资本、耐心资本,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稳定的资本支持。深入实施人才兴皖工程,加快打造引才汇智的“强磁场”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近年来,安徽聚焦人才第一资源,迭代升级人才政策,系统加强全省人才工作机构职能体系建设,设立省委人才工作局,大力营造真心爱才、诚心引才、倾心聚才、暖心留才的一流人才生态,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以更宽视野招引人才。引进一个杰出人才,往往能带动一个关键技术的突破、一个重要学科的发展,甚至一个新兴产业的腾飞。安徽健全顶尖人才、紧缺人才、创新团队按图索骥、定向招引机制,组织开展“人才安徽行”、“招才引智高校行”系列活动,2023年新增各类人才95.5万人。安徽顺应人才与创新要素集聚的新趋势,全力创建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动态调整产业高端紧缺人才开发目录,实施江淮战略帅才、人才强企等计划,推进高校毕业生留皖、万名博士后聚江淮、科技领军企业培育建设等行动,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吸引更多优秀科技人才来皖创新创业。以更大力度培育人才。发展新质生产力,既要面向世界引才聚才,也要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安徽强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新建高峰培育学科76个,增设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点314个,省属高校服务十大新兴产业的专业点占58.1%。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加快高校“双一流”、“双特色”建设,紧扣产业发展和创新需求,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努力培养和储备一批高水平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抓好卓越工程师、高技能人才培育,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技工教育改革,搭建以公共实训基地为平台、市场化运作的岗前培训机制,打造一支技术精湛的“江淮工匠”队伍。以更实举措用好人才。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是激发人才敢闯、敢试、敢创的勇气和活力。近年来,安徽加大放权松绑力度,授予龙头、链主企业人才职称自主评审权,分级分类匹配高层次人才19类318个服务事项清单,坚决做到只要人才有想法就认真想办法、只要人才有需求就全力服务好。坚持想人才之所想、之将想、之未想,赋予各类用人单位主体更大的人才举荐权、使用权,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让各类人才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完善省、市各级“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人才创业融资、落户安居、医疗保健、子女教育、配偶就业等方面的现实问题,以人才引擎赋能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来源:转自微信公众号“求是网”